现在,一项富有启发性的新科学研究解释了为什么蚊子的嗅觉如此难以被破坏。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Cell》上,其揭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嗅觉系统--能让埃及伊蚊专门猎杀人类并传播登革热、寨卡、基孔肯雅和黄热病等病毒。关于蚊子如何感知和解释气味的长期假设被该论文中提出的数据所颠覆。
“乍一看,蚊子的嗅觉是没有意义的,”洛克菲勒大学Robin Chemers Neustein教授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官Leslie Vosshall说道,“蚊子组织其嗅觉的方式完全出乎意料。但对蚊子来说,这是很有意义的。每一个解释气味的神经元都是冗余的,以至于嗅觉系统基本上是牢不可破的。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还没有找到打破蚊子迷恋人类的方法。”
违反嗅觉的规律
(资料图片)
从昆虫到哺乳动物,科学家普遍认为大脑通过1:1:1的系统处理气味。每个嗅觉神经元表达一个气味受体从而跟一簇神经末梢--血管球沟通。在昆虫中,一个神经元-一个受体-一个肾上腺模型的证据之一是观察到许多物种的嗅觉受体跟肾上腺的数量几乎完全相同。果蝇拥有约60个受体和55个血管球;蜜蜂则有180个受体和160个血管球;烟草天峨分别有60个和70个。
研究表明,即使在进化遥远的生物体如苍蝇、小鼠甚至人类中也存在同样的、干净的1:1:1比例。并且尽管蚊子的受体数量是血管球的两倍,但Vosshall实验室之前的工作表明,它们也会遵守相同的嗅觉基本规律。论文共同第一作者Margaret Herre说道:“假设每个生物体都会以这种方式工作是合理的。”
跟味觉不同的是,一个负责检测苦味的细胞可能会表达许多苦味受体以确保苦味食物的味道一致,而1:1:1的嗅觉模型似乎是必要的。Herre说道:“这将使动物有能力生活在一个丰富的嗅觉空间中检测和区分大量的气味。”
但在研究埃及伊蚊如何闻到人类散发的独特的体味和二氧化碳花束时,沃斯霍尔实验室的前博士后、现为波士顿大学的助理教授Meg Younger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尽管1:1:1的规则决定了蚊子应该有一个神经元、受体和血管球来闻到体味并有一个单独的方案来闻到二氧化碳,但Younger跟Herre合作发现了个别气味神经元跟多个不同受体的证据。
进一步的调查产生了更令人困惑的结果。Vosshall说道:“几乎每个细胞都表达了所有的东西。蚊子的嗅觉系统应该是保持不变的,但在蚊子身上却完全混乱了。”研究论文联合第一作者livia Goldman是沃斯霍尔实验室的博士生,她进行的单核RNA测序证实了伊蚊的嗅觉系统与传统模型不同;体内电生理学则直接测量了蚊子的脑细胞活动,并证明这些细胞实际上是在检测多种气味分子--而这些都公然违反了嗅觉教条。
研究小组怀疑,跟小鼠和其他在许多不同地方寻找食物的通用物种不同,蚊子进化出一种独特的嗅觉系统,以此来帮助它们不惜一切代价追踪血食。对于不喝血就无法繁殖的埃及伊蚊来说,聚焦于嗅出人类的气味感应可能比检测大量气味的能力更重要。
与此同时,该系统的冗余和弹性可能解释了为什么之前试图敲除嗅觉的核心基因并没有阻止蚊子对人类的定位。“了解蚊子是如何定位人类的对于我们操纵这一系统并使人们不那么容易受到蚊子传播的疾病的影响至关重要。研究这个系统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蚊子的嗅觉是如此牢不可破,”Goldman说道。
超越教条的发展
就在Vosshall对她的发现感到困惑的同时,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Christopher Potter领导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在果蝇中观察到了类似的杂乱的气味感应模式。曾在昆虫嗅觉方面的教条开始迅速解开。但Vosshall--其先前的研究在建立昆虫嗅觉的传统模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却毫不畏惧。“我觉得这很令人兴奋。这意味着我的早期工作错过了这种复杂性,它表明科学的进步是向真理弯曲的。”
Vosshall指出,另一项研究甚至更早地记录了果蝇中非常规气味编码的证据,但研究人员们将他们的发现视为随机噪音,另外还不恰当地得出结论--他们的数据支持而不是推翻了传统模型。
“教条是有用的,但也是有问题的,”Vosshall说道,“当你发现一些不寻常的东西时可能很难说出来,因为你的第一直觉是认为你的实验没有成功,这只是噪音。我们的发现应该激励人们,如果他们看到了什么,就说出来。”
就目前而言,“坏消息是,要打破蚊子对人类的迷恋可能是不可能的,”Vosshall说道。他引用了蚊子嗅觉系统的纯粹弹性。然而,好消息是,这些结果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超越小鼠和果蝇并重新审视其他不太出名的生物体如何感知气味。
“除了大家研究的物种之外,还有更多的物种。我们想知道:蜱虫有常规的嗅觉吗?还有蜜蜂呢?研究非模型生物体的系统并发现我们最喜欢的原则并不总是适用,这很令人兴奋,”Vosshall说道。
关键词: 科学探索 科学家揭开蚊子如何闻到人类气味的神秘面纱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
- 头条:科学家揭开蚊子如何闻到人类气味的神2022-10-23
- 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约580光年的地方发现一2022-10-23
- 俄国家航天集团:“球体”卫星群首颗卫星已2022-10-23
- 天天报道:4.39亿年前的牙齿化石颠覆了人们2022-10-23
- 天天动态:招商轮船季报:杂毛不杂,巨轮远2022-10-23
- 天天消息!商业银行区域版图分析:经济强则2022-10-23
- 天天时讯:[视频]看科学家如何将纯净水变成2022-10-23
- 世界即时:科学家发现世界上第一张已知星图2022-10-23
- 美国一名高中生完成神仙鱼基因组测序2022-10-23
- 【世界新要闻】梦天实验舱本月发射 中国空2022-10-23
- 李银环代表: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更好2022-10-23
- 前沿热点:江西大际村村民收割水稻2022-10-23
- 世界今头条!兰臻代表:坚定教育为人民服务2022-10-23
- 快资讯:物理学家对质子结构异常现象感到疑2022-10-23
- 环球最资讯丨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将目光投向2022-10-22
- 医生说:专家支招秋冬季节呼吸道传染病预防2022-10-22
- Nature刊发华人教授锂电新研究: 充电11分2022-10-22
- 丘栋荣虽好,可不要贪杯哦2022-10-22
- 天聊 | 让兴趣改变生活现状,体验精彩人生!2022-10-22
- 热讯:马斯克:全球经济衰退或持续到2024年2022-10-22
- 环球微资讯!涨薪有望?宁德时代前三季暴赚2022-10-22
- 热点!秋冬季节如何摆脱痘痘的困扰?医生给2022-10-22
- 焦点精选!我国将进行载人月球探测 建设月2022-10-22
- 环球今亮点!NASA已成立16人专家团队就UFO2022-10-22
- 天天视点!芝加哥大学研究探讨自身抗体如何2022-10-22
- 讯息:NASA宇航员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模拟2022-10-22
- 微头条丨载人登月、火星采样不是终点 中国2022-10-22
- 全球热资讯!揭秘“氢能密码”,现代汽车集2022-10-22
- 每日焦点!预防骨质疏松从4点做起,一分钟2022-10-22
- 聚焦:研究人员首次拍摄到一只罕见黑色加拿2022-10-22
- 中国绿色农业收到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违规信函 称其未按10-K表提交本财年年度报告
- Snap股价暴跌25%创一年新低 第三季度净亏损3.595亿美元
- 12月取暖油下跌3.8%至每加仑3.7568美元
- 斯塔斯•宾塔斯:目前铜市场的库存可满足全球消费4.9天
- 12月钯价上涨84.10美元 至每盎司2,079.60美元涨幅4.2%
- 标普500指数下跌4.46点 跌幅0.12%报3690.70点
- 全美规模最大的100家货币市场基金平均收益率攀升至2.77%
- 贝莱德减持 比亚迪回应:是股东的自由选择 曾尝试沟通
- 欧洲人会爱上中国电动车吗?蔚来比亚迪发力欧洲市场
- iOS16.1公开测试版上线:微信灵动岛来了?
资讯
焦点
- Meta市值缩水至2017年水平 扎克伯格身价排名跌出全球前十
- “双11”成立自营物流公司 菜鸟回应:消息不实
- 瑞信(CS.US)CEO发表备忘录 试图让市场相信其财务稳定性
- 财务大臣重申捍卫日元立场 日本央行9月政策会议摘要提及政策转向
- 英国迎来黄金抢购潮 新政府“迷你预算”刮起恐慌风暴
- 高盛:美国家庭和外国投资者将分别净抛售1000亿美元股票
- 违约概率飙升至至少10年来最高水平 百年银行巨头瑞信被传“爆雷”!
- 美联储在加息速度问题上已现分歧 市场Q4能否扭转颓势?
- 进一步加码全球黄油市场 威士兰乳业收购新西兰乳企Canary Foods
- 国际能源署警告:欧洲在今年冬天将面临“史无前例”的天然气短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