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普遍认为,2025年是全民智驾提速的关键一年,未来智驾会像空调、座椅一样成为汽车的“标配”。那么,目前政策释放了哪些信号?“智驾平权”将对产业和消费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趋势如何?
政策引领相关产业发展
当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释放了积极信号。
近日,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抓紧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部门协同,完善支持政策,持续巩固扩大产业竞争优势,扎实推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自动驾驶产业化发展,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完善标准体系,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
4月1日起,《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正式施行,首次针对L3级以上级别的个人乘用车自动驾驶测试上路作出具体规定;在深圳南山区,首批次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化运营试点许可发放,意味着智能网联汽车实现城市级应用场景;上海累计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1586条,总长2767公里,实现浦东机场与浦东金桥、临港新片区互联互通……多地正加快构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跑出中国“加速度”。
“智驾平权”需以安全托底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车企将智驾系统引入更具性价比的车型,“智驾平权”“全民智驾”一时间成为行业热词,车市竞争也从“价格战”向“智驾战”转变。
“‘智驾平权’涉及智驾产品的成本控制与普惠化,其基础是企业的技术与产品创新,这对供应链、产业链的完善及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消费者也必然会从中受益。但‘智驾平权’也要防止产业的过度‘内卷’。”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邓志东向记者表示。
安全问题是关键。汽车产业变革从电动化进入智能化,新机遇、新挑战接踵而至。从高速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到城区NOA,技术挑战持续上升,对软件算法、硬件算力以及系统协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工信部原部长苗圩在《志在超车: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新书发布会上表示,仅依靠单车智能,无法突破成本与安全的“天花板”。
“目前车企推出的智驾产品,对于复杂交通环境的理解能力均有所提升,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技术上需要在各种先进多模态大模型的支撑下,进一步增强视觉语言动作大模型(VLA)的空间理解能力与动态时间理解能力。”邓志东表示。
车路云一体化将是最优选择
我国在2022年3月实施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中将自动驾驶分为6级。其中,L0至L2为驾驶辅助,驾驶员需全程监控驾驶;L3为有条件自动驾驶,驾驶员在紧急情况时执行接管;L4为高度自动驾驶;L5为完全自动驾驶。数据显示,我国2024年上半年L2及以上辅助驾驶乘用车新车渗透率已超过55%。目前,车企纷纷启动L3级别自动驾驶汽车量产。
要达到L4级别的自动驾驶,还需要哪些条件?
车路云一体化是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的重要路径。其中,5G、5G-A等移动通信技术凭借低时延、大带宽的特性,能够更好地实现不同交通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控制。苗圩表示,我国的车路云一体化方案展现出高度的系统性和协同性,是实现智能汽车产业化、低成本、广覆盖发展的最优选择。
“如果道路有施工,通过网络可以在几百米至一公里的距离内提前对车辆及驾驶人发出预警。”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孔林向记者介绍,当前我国仍需解决车路云一体化的覆盖问题,包括C-V2X网络等,车端还需配备通信终端。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预测,车路云一体化能降低80%的交通事故。
“我国需要全力突破一段式端到端自动驾驶方案,不断增强VLA的时空理解能力与决策推理能力等,聚焦超大规模的高质量预训练数据集与超大规模的AI算力。同时,要注意解决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及运维成本、盈利机制等问题。”邓志东说。
此外,业内人士表示,应加快建设自动驾驶全国性法律体系,设立自动驾驶汽车专属保险,包括交强险、商业险、三责险等,严格规范智能驾驶、自动驾驶、无人驾驶、完全自动驾驶等用词和适用场景,避免车企夸大宣传。
“作为新生事物,NOA智驾产品的问世一方面降低了人类驾驶的劳动强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用户驾车体验;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增强智驾产品的安全监测功能、加强智驾安全培训、完善车路云基础设施以及优化相关法律法规,永远将生命安全作为发展自动驾驶技术与产业的底线和红线。
关键词: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
- 智能网联:车路云一体化是方向2025-04-04
- 智能网联:车路云一体化是方向2025-04-04
- 百镜大战打响,2025年或成AI眼镜爆发元年?2025-04-04
- 百镜大战打响,2025年或成AI眼镜爆发元年?2025-04-04
- 百镜大战打响,2025年或成AI眼镜爆发元年?2025-04-04
- 浙江杭州|“无人车+机器狗” 科技巡检保2025-04-04
- 杭州试点打造国家级数据“高速公路”2025-04-04
- 杭州试点打造国家级数据“高速公路”2025-04-04
- 新华全媒+|北京何以连续多年成为中国“独角2025-04-04
- 科技赋“农” “智”绘黑土新画卷2025-04-04
- 记者手记|AI智能体会颠覆工业生产吗?2025-04-04
- 记者手记|AI智能体会颠覆工业生产吗?2025-04-04
-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声明坚决反对美国取消小2025-04-04
- 应对32%关税 印尼将派高级代表团赴美谈判2025-04-04
- 3月中国公路运输市场整体呈加速恢复态势2025-04-04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希望美方能够倾听产业界2025-04-04
-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声明坚决反对美国取消小2025-04-04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希望美方能够倾听产业界2025-04-04
- 大公国际评定中国主权信用等级 iAAAsc 评2025-04-04
- 厦门口岸开启2025年邮轮母港运营新航季2025-04-04
- 厦门口岸开启2025年邮轮母港运营新航季2025-04-04
- 清明假期亚洲最大单体铁路物流中心建设忙2025-04-04
- 广东阳江:海上风电“三大项目”进入同期施2025-04-04
- 民企奋进自贸港:“把海南岛的椰子产品卖到2025-04-04
- 关税引发恐慌抛售 美股一日蒸发3万亿美元2025-04-04
- 透过数据看清明假期出行“热” 传统文化“2025-04-04
- 走进民企看发展 | 科大讯飞刘庆峰:发展A2025-04-04
- 关税引发恐慌抛售 美股一日蒸发3万亿美元2025-04-04
- “万企兴万村”行动推进会在北京召开2025-04-04
- 一季度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入境人次创新高2025-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