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被誉为“生命的基础”,有生命的地方就有蛋白质,是人类食物中最重要的营养素。现有的人造蛋白食品依据其蛋白质来源,主要分为三类:植物蛋白食品、微生物蛋白食品、动物细胞培养肉。第一类以大豆、豌豆、小麦等植物蛋白为原料开发,制成肉、蛋、奶等制品。第二类通过酵母菌等微生物发酵合成蛋白,效率是传统养殖业的上千倍。第三类通过干细胞技术,采用牛、鸡等动物的细胞培养,获得细胞培养肉。
“能吃吗”涉及食品安全。
传统肉制品生产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主要有动物养殖过程中的疫病传播、过量使用抗生素等。上述三类人造蛋白食品均不需要养殖完整的活体动物,从生产方式上规避了这些风险。当然,其他风险也需要警惕,比如植物肉常常过度加工,味道不够酱料来凑,盐分高,对心血管健康不利。但总体来说,只要遵照相关食品标准进行生产,“人造肉”安全性是可控的。
“好吃吗”关系营养风味。
目前超市里能买到的“人造肉”主要是“植物肉”。有人问,这不就是传统美食吗?确实,中国人用豆制品做素鸡素鹅历史悠久。但与动物肉相比,植物肉缺乏维生素B12、n-3多不饱和脂肪酸、铁、锌等营养素。现代工业化生产的植物肉制品,会添入合成生物学技术生产的品质提升关键物质,如血红蛋白、谷氨酰胺转氨酶、维生素等,还会通过物理加工方式改变植物蛋白的球状结构,制造出类似真实肉纤维的拉丝蛋白,让植物肉具有动物肉的质感、咀嚼感和香味。而微生物发酵蛋白和动物细胞培养肉在营养方面更有优势,比如酵母蛋白含有全部必需氨基酸,属于全价蛋白,能够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
“何时能吃到”取决于生产成本。
研发“人造蛋白”新型食品,主要出于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利用植物、微生物以及动物细胞培养,以工厂方式大量生产高品质蛋白,能够显著减少土地资源依赖和碳排放,降低传统养殖业带来的环境资源压力。理论上讲,产量高和资源消耗少,意味着生产成本低,人造蛋白食品应该做到质优价廉才能被大众广泛接受。不过,目前国际上三类人造蛋白食品的价格都比传统同类食品贵,其中细胞培养肉最昂贵。这说明,人造蛋白食品的生产技术还有很大的研发改进空间。
我国合成生物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医药和化学品生产领域,食品领域合成生物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也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去年,中国科研团队就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一步工业化生物合成,且已形成万吨级生产能力,生产出的乙醇梭菌蛋白可以做养殖业的饲料原料。
总之,我们期待中国发展出大规模、低成本、可持续、高质量的蛋白生产方式。不仅要在数量上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也要在质量上提升功能与营养,让人造蛋白食品安全又营养、好吃又便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关键词: 人造蛋白何时走上餐桌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
- “人造蛋白”何时走上餐桌?2022-05-15
- 蓝色起源5月将开展第五次载人飞行,含一位2022-05-15
- NASA火星最新照片引发猜想,但实际并未发现2022-05-15
- 《自然》意外发现:化疗可能造成精子突变 2022-05-15
- 空间站工作人员正在为为波音Starliner飞船2022-05-15
- 科学分析:有什么事物能超越光速吗?2022-05-15
- 研究显示睡眠时即使有一点光线也会对健康不2022-05-15
- 科学家估计废旧塑料的内含能量相当于美国工2022-05-15
- 科学家估计废旧塑料的内含能量相当于美国工2022-05-15
- 中科深智CEO成维忠:虚拟人与真人将相互依2022-05-14
- 空间站工作人员正在为为波音Starliner飞船2022-05-14
- 科学分析:有什么事物能超越光速吗?2022-05-14
- 研究显示睡眠时即使有一点光线也会对健康不2022-05-14
- 《自然》意外发现:化疗可能造成精子突变 2022-05-14
- 佐治亚理工团队展示可无线传输数据的植入式2022-05-14
- [视频]科学家在太平洋海底发现离奇的“黄砖2022-05-14
- 双曲线一号火箭再征太空受挫 要正视失败更2022-05-14
- 对婴儿猝死综合症(SIDS)的研究揭示炒作科2022-05-14
- 本周末即将上演的壮观天象:“血月”月全食2022-05-14
- 8年观察研究 2014C恒星爆炸的秘密正逐渐揭开2022-05-14
- 物理学家称我们的现实世界可能只是两个相互2022-05-14
- 佐治亚理工团队展示可无线传输数据的植入式2022-05-14
- [视频]科学家在太平洋海底发现离奇的“黄砖2022-05-14
- 双曲线一号火箭再征太空受挫 要正视失败更2022-05-14
- NOAA新的气象卫星首次提供了令人惊叹的地球2022-05-14
- 突破性发现确定生化标志物 可预防婴儿猝2022-05-14
- 科学家通过基因编辑让大脑“恢复出厂设置”2022-05-14
- [图]国际空间站调整轨道高度 内部宇航员有2022-05-14
- 科学家开发新方法:重力信号能以光速探测地2022-05-14
- “咬牙认证”来了,安全性“吊打”指纹识别2022-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