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4日,国家航天局发布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天问一号创造历史
落“火”一周后,2021年5月22日,在地面人员的精心操作下,祝融号火星车驶下着陆平台;6月11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公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6个“首次”:首次实现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发射,首次实现行星际飞行,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软着陆,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表面巡视探测,首次实现4亿公里距离的测控通信,首次获取第一手的火星科学数据。
在世界航天史上,天问一号不仅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而且首次实现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充分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智慧,标志着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作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抓总研制单位,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队伍付出了艰苦努力。以祝融号火星车为例,它采用仿生“蝴蝶”式独特外观设计;外观显著位置安装国旗,让五星红旗闪耀火星;踏足火星后,在车辙中留下的“中”字印迹,充分体现了中国智慧。
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这是“着巡合影”图。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天问一号成果丰硕
驶上火星表面后,祝融号火星车向着陆点南侧不断前进,并不断回传探测数据。在前进过程中,祝融号完成了火星表面地貌科学探测,顺利穿越多个地形复杂地带,并对石块、沙丘、撞击坑等进行了详细探测,利用表面磁场探测仪、火星气象测量仪、次表层探测雷达等载荷获得大量科学数据。
截至2021年8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运行90个火星日,圆满完成既定巡视探测任务,各项状态良好,开始超期服役。
2021年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天问一号探测器环绕器和祝融号火星车进入自主运行模式,暂停科学探测工作,安全度过了首次日凌。
2021年11月,祝融号火星车与欧空局“火星快车”开展在轨中继通信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2022年5月,我国科研团队利用祝融号火星车获取的数据,在地质年代较年轻的祝融号着陆区发现了水活动迹象,表明火星该区域可能含有大量以含水矿物形式存在的可利用水。
截至2022年5月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环绕器在轨运行651天,距离地球2.4亿千米,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347个火星日,累计行驶1921米,两器累计获取约940GB原始科学数据,运行正常。
2022年元旦,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从遥远火星传回的一组精美图像,向全国人民报告平安。这是环绕器与火星合影。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深空探测步履不停
根据《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未来五年,中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等探测器,完成嫦娥八号关键技术攻关,与相关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继续实施行星探测工程,发射小行星探测器、完成近地小行星采样,完成火星采样返回等关键技术攻关。
记者了解到,目前,嫦娥系列探测器正按计划开展各项工作。天问二号探测器也已转入初样研制阶段,任务正在加快推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中国的深空探测会长期持续,“能走多快走多快,能走多远走多远”。
巡天探宇,我国深空探测一直步履不停。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
- 天问落“火”一周年 深空探测步履不停2022-05-16
- 冥王星:自带“爱心” 却被退出"群聊"的矮2022-05-16
- Planet SkySat《太空探索地球》系列:高分2022-05-16
- 国内首个!物联网边缘工业协议网关软件Neur2022-05-15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发薄膜扬声器 重量轻耗2022-05-15
- JWST进入最后调试阶段:将对仪器的17种模式2022-05-15
- 小鼠研究显示T细胞阻断神经细胞再生的年龄2022-05-15
- 研究:亨加火山爆发产生了大气脉冲进而造成2022-05-15
- 人体肺部存在新类型细胞 能“变形”成任何2022-05-15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发薄膜扬声器 重量轻耗2022-05-15
- JWST进入最后调试阶段:将对仪器的17种模式2022-05-15
- 小鼠研究显示T细胞阻断神经细胞再生的年龄2022-05-15
- 研究;减少热量摄入并在一天中正确的时间进2022-05-15
- 史前女性不仅是母亲,还是狩猎者和艺术家2022-05-15
- 当人类将疾病传播给动物会发生什么?2022-05-15
- 研究:亨加火山爆发产生了大气脉冲进而造成2022-05-15
- 人体肺部存在新类型细胞 能“变形”成任何2022-05-15
- 科学家首次观察到白矮星的爆炸现象2022-05-15
- 哈勃发现一个“小”墨西哥草帽星系:宽8万2022-05-15
- 树木生长由什么决定?最新《科学》:我们可2022-05-15
- NASA揭示了哈氏天体的怪诞之声2022-05-15
- 内蒙古巴彦淖尔发现一处恐龙化石2022-05-15
- NASA Psyche任务将开启前往金属世界的太空之旅2022-05-15
- 超9000米!中国科学家创造浮空艇大气科学观2022-05-15
- SpaceX在不到24小时内完成了又一批Starlink2022-05-15
- “人造蛋白”何时走上餐桌?2022-05-15
- 蓝色起源5月将开展第五次载人飞行,含一位2022-05-15
- NASA火星最新照片引发猜想,但实际并未发现2022-05-15
- 《自然》意外发现:化疗可能造成精子突变 2022-05-15
- 空间站工作人员正在为为波音Starliner飞船2022-05-15